【职通本科 梦想起航④】泳池追梦,梁国熙成功“游”进广体
清晨,天还带着点灰,薄雾贴着水面没散尽,泳池里规律的划水声已经响起来了——那是梁国熙,天天如此。这个在水里泡大的广州男孩,靠着实打实的游泳成绩和拼上来的文化课分数,成功拿到了广州体育学院的录取通知书。
一、2024年广东省青少年游泳U系列赛总决赛获得50米与100米蝶泳第一名
二、2024年广东省青少年游泳锦标赛分别获得50米与100米蝶泳第二名与第六名
三、广州市第七届中学生运动会游泳比赛获得50米与100米蝶泳第四名
四、2024年广东省青少年游泳冠军赛蝶泳50米与100米获得第二名和第一名
五、2023年广东省中学生游泳锦标赛获得100米蝶泳第一名,200米个人混合泳第一名
六、广州市第六届中学生运动会游泳比赛获得50米与100米蝶泳第一名和第二名
“小时候我妈怕我太皮,也为了身体好,给我试过不少项目。”梁国熙回忆,“篮球、羽毛球都摸过,但最后发现,还是水里最自在。”游泳馆成了他最常待的地方。“我妈说,游泳安全,练全身,她放心。”这份从“强身健体”开始的坚持,慢慢就成了他生活里“戒不掉”的一部分。
这条路不是一直顺风顺水。职一暑假那场关键的达级赛,成了他记忆里的一道坎。“游到一半,突然就喘不上气了,像被人掐住了脖子。”哮喘发作的窒息感让他几乎无法完成比赛。薛教练鼓励他坚持,但他自己心里清楚,“当时身体真的顶不住了,不是怕苦。”可第二天下午,他还是站上了出发台,跳进了那片刚刚让他“窒息”的水里。那次,他只差了0.02秒达标。“就是这0.02秒,反而成了我的动力。”梁国熙回忆道,“后来想想,要是那次侥幸过了,可能也就没后面拼命的劲头了。”憋着一股劲儿,他在最后的机会里爆发了,成绩一下子超过了国家一级运动员标准整整两秒。“拿到一级证那天,教练拍着我的肩膀,那感觉,值了。”
在广州旅商的三年,两位班主任是梁国熙特别想感谢的人。老师们总能敏锐地察觉到他的焦虑,在走廊或课间找到他,用平实温暖的话语叮嘱他:“别慌,找到问题在哪,一点一点解决,你能行。”这些朴素的话语,像一颗颗“定心丸”,让他明白跌倒后看清方向比慌乱更重要。
高考冲刺那会儿,文化课成了他必须翻过去的大山。“我知道自己底子薄,时间紧。”他给自己定了雷打不动的规矩:早上六点,闹钟一响就爬起来背单词、做卷子;下午准时到泳池报到,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抠;晚上训练完回来,胳膊酸得抬不动,脑子也木了,但必须翻开书本。“哪怕就硬着头皮看半个小时,也比刷手机强。”他形容那段时间,“困得眼皮打架,就拿凉水冲把脸”。就是这样,咬着牙,一点一点,文化课的成绩硬是被他“啃”了上来。
选择广州体育学院,有很实际的考虑。父母觉得他从小在广州长大,习惯了这里的一切,担心他去外地会“水土不服”。梁国熙自己也认同这份朴素的关切。更关键的是,他对自己的目标有着清晰的规划和认知:“自己几斤几两得拎得清。训练到什么火候,文化课能冲到什么位置,目标自然就摆在那里了。”整个最后一年,他心无旁骛,就是盯着这个清晰的目标,奋力向前“游”。
供稿:谢显华 杨珊珊 编辑:肖思佳 一审一校:郭伊葭 二审二校:李婧 三审三校:陈春兰 |